职途引航京兰行
01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2024年7月11日下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就业实践团在唐薇老师、本科生辅导员贾万良老师以及研究生辅导员王梓旭的带领下,前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展了一次富有成效的就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与机场管理层的深入交流和实地参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场的运营模式、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与就业能力。
活动内容
座谈会上,大兴国际机场负责校园招聘板块的李经理首先对机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涵盖了机场的建设历程、功能布局、运营规模及其在全球航空枢纽中的重要地位。随后,基于近年来的招聘数据,对机场的人才引进政策、招聘人数、院校来源及专业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大兴机场在招聘中,尤其重视交通运输、航空管理、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并逐步拓展对新兴技术和跨学科背景人才的需求。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就业实践团成员积极发言,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和职业规划,与大兴机场的代表们就应届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岗位适配度、人才培养机制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还围绕求职过程中的简历撰写技巧、面试准备要点以及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等实际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兴机场的负责人还详细介绍了机场的人才培养体系、晋升通道和员工福利政策,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机场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
座谈会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陈经理及机场航站楼讲解员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大兴国际机场的航站楼。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详细介绍了航站楼的各个功能分区,包括旅客服务区、运营控制中心、行李处理系统等,展示了机场在智能化管理、绿色运营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方面的先进理念。通过此次参观,实践团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机场的日常运作和岗位职责,还深刻体会到大兴机场的企业文化和服务理念。
活动总结
此次就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对大兴机场的整体运营和招聘需求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还通过实际交流与体验,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也进一步加强了北京交通大学与大兴国际机场在人才培养和输送方面的紧密合作,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寰宇义嘉国际物流北京总部
2024年7月15日下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以下简称:北交大)师生代表团走进了寰宇义嘉国际物流北京总部(以下简称:寰宇义嘉),展开了一场以加强校企交流合作、促进人才信息资源互通为目标的暑期就业实践参观交流活动。
活动内容
此次参访活动受到了寰宇义嘉国际物流的高度重视,公司副总经理李尚润、姜长锋,寰宇义嘉人力资源部、企业宣传部以及北交大毕业生员工代表等热情迎接北交大来访的研究生辅导员王梓旭老师、本科生辅导员贾万良老师以及章宗骞、杨媛等同学,传递出对此次交流的热切期待。
交流会上,李尚润总经理率先给来访师生们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主要项目成果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内容。寰宇义嘉作为一家国际化的综合物流企业,业务广泛,为众多企业海外EPC项目提供了优质的物流服务。公司肩负“让运输变得简单”的使命,致力于构建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物流服务体系,推动全球物流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针对师生们关注的就业和人才培养问题,李尚润详细介绍了公司人才福利和职业规划等内容。
北交大研究生辅导员王梓旭老师和本科生辅导员贾万良老师对寰宇义嘉团队的接待表示感谢,并对公司的发展理念表示高度认同,同时为寰宇义嘉在行业内的快速发展以及丰硕成果表示赞赏。紧接着,两位老师详细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的历史沿革、院系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等情况。交通学院注重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众多本硕学生投身运输领域。老师们还分享了学生就业方向、比率与质量等数据,让大家对北交大的人才培育与输出成果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双方就未来在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可能展开深入探讨与展望,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筑牢根基。李尚润在交流中表达了对校企合作的期待,希望在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加强合作,尤其是在智能运输领域,能够开展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共同培育出贴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促进智能运输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拓展,为双方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与空间。
在交流提问环节,寰宇义嘉针对师生们积极踊跃的提问,围绕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能力要求等方面给予了细致的解答,此外,作为北京交通大学的校友,寰宇义嘉员工崔鹏也参与到此次交流会中,他现身说法,为师弟师妹们详细介绍工作业务,并耐心地答疑解惑。
活动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寰宇义嘉为来访师生精心准备了极具特色的小礼物——集装箱充电宝,而北交大也带来了学校特色的伴手礼,双方以礼为媒,结束了友好的交流。活动最后,校企双方合影留念。
此次北交大交通运输学院师生代表团的到访,成功搭建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优质平台,为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信息共享注入强劲动力。双方约定,在即将到来的就业季开展企业回访活动,在不断强化现有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向,为校企更深入的合作开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03
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
2024年7月22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先由工作人员带实践团成员参观创新中心展厅及实验室。
活动内容
创新中心展厅是国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展示其科研实力和技术成果的重要窗口。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运营模式等,可以看到一系列高科技设备和模型,这些都是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前沿技术。随后,实践团成员进入实验室区域,这里是研发团队进行实验和测试的地方,我们会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到自动驾驶汽车的传感器、车载计算平台、通信模块等关键技术组件,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车辆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实验室通常配备了先进的测试设备和模拟环境,用于验证新技术和产品的性能。我们可以观察到研究人员如何进行车辆的动态测试、软件的迭代开发、以及数据分析等。通过与研究人员的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研发流程,以及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随后,我校实践团与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有关领导于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会。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产教融合高级经理余宝星、人力资源部经理赵雅婷、人力资源部经理刘月娥、车路云协同研究员陈磊、场景算法工程师袁梦出席本次交流会,其中,车路云协同研究员陈磊和场景算法工程师袁梦均为北京交通大学往届校友,会议由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刘月娥主持。
在会议开始时,人力资源部经理刘月娥首先对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她详细阐述了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公司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服务质量提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刘经理还分享了公司的战略规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关键措施和策略。她强调了公司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如何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来提升员工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接着,刘经理介绍了新入职成员的培训安排。她说明了公司为新员工提供的综合培训计划,包括入职培训、技能提升课程、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她强调了这些培训项目对于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公司文化、提升工作效率和促进个人职业成长的重要性。
随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25届研究生辅导员王梓旭进行发言。王老师首先对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氛围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学院在培养交通运输领域专业人才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他详细介绍了学院毕业生的专业分布,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等热门专业,以及这些专业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
紧接着产教融合高级经理余宝星向大家介绍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教育生态体系。他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得益于系列政策支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在整车制造、信息通信、道路交通等多领域创新发展,产业生态日益丰富。汽车产业下半场竞争加快,“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快速增长。面向车路云一体化的跨学科、跨领域人才供给能力决定了汽车产业下半场竞争的胜负。
最后,优秀校友发言和同学自由提问环节也十分精彩。现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车路云协同研究员陈磊、场景算法工程师袁梦先后介绍了各自的岗位及工作经验,并寄语即将毕业走入职场的交大学子们。实践团成员也基于目前对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提问。
活动总结
通过对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调研,实践团成员也收获良多。首先,实践团成员通过观察和学习公司的创新实践,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任何职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其次,通过听取公司负责人关于人才培养策略的介绍,成员们对公司的人才需求、招聘流程、培训项目以及职业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最后,这次实地调研为成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使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04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8月24日下午,交通运输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涛老师和副院长唐源洁老师带领就业实践团7名同学前往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座谈交流。会议由兰州局人事部人才交流培训站副站长刘慧主持,兰州局副总工程师吴冰、科信部副主任张明曦、客运部副主任赵娟、客运部客服中心主任宁光远、科信部网络安全管理科科长丁智、人事部副主任冷春来,出席本次座谈会。
活动内容
座谈会伊始,唐源洁院长详细介绍了我校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具有针对性的讲解了学院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成果、招生情况与应届毕业生生源信息。李涛书记表示,希望今后可以加强与铁路兰州局的沟通交流,拓展在校生就业岗位。
随后,各位同学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并根据自身情况向各位老师和校友提出自己关于未来就业的疑问。各位老师和优秀的校友,也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根据同学们的提问,刘站长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目前兰州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2024年兰州局的招聘情况。
再此当中,吴总工程师指出,在目前的工作过程中有三项能力相对比较重要,首先文字能力,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来说,需要要求大家能够把复杂的事情说清楚,并且能够把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是很重要的;其次是社交能力,进入到企业之后就是要和人打交道,如何和不同身份的人进行沟通,如何让别人理解接受你的想法,这些都是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进行锻炼的;最后就是转化能力,当大家到了研究生、博士生这个层级的时候,学到的知识更多了,那么在工作过程中如何去运用这些知识,如何通过这些知识让自己看的更远,而不是让这些知识成为负担。
活动总结
最后,吴总工程师对提问进行总结,指出未来同学们的学习方向可总结为“铁路产品、商业模式”八个字,了解铁路应该围绕什么组织自己的产品,构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让企业实现正向现金流。最后,李涛书记向本次座谈会的参会人员进行感谢,并邀请各位校友常回交大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