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至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二级
2008~2012,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三级
2000~2007,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导
2004~2007,教育部“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1~2001,美国特拉华大学,访问教授
1997~2000,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
1995~1997,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后(铁公水)
1988~1991,长安大学,助教
1.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K2024X013(JB)):基于运营效益评价的东北地区出入关通道客货列车调整方案与关键技术研究,2024.12~2025.12,参加
2.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N2024X033(JB)):面向运输效率和市场效益的远程直达列车编组计化优化技术研究,2024.5~2025.12,参加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268207):复杂运输条件下高速动车组运力资源配置与运用优化研究,2023~2026,参加,2/9
4. 沈阳局集团公司科研计划课题:沈阳局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研究(2020Y12),2020~2021,主持子课题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201402)课题二:铁路客货运效益与服务水平提升技术,2018~2021,参加(主持子任务)6. 神华铁路货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课题:企业自备载运工具共管共用运输组织模式研究,2018~2019,主持
7. 国家铁路局课题:新建铁路分流相关通道运量区域路网层面损益评价研究,2017,主持
8.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基于时效性的铁路行车组织新方法研究,2015,分课题主持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于碳排放最小化的公铁两网之间大宗货流转移及调控机理,2014-01-01--2017-12-31,主持
10. 铁道部科技司:电子商务条件下转变货运发展方式关键技术研究——"实货制"条件下铁路路网瓶颈区段流量动态推算技术, 2013-06-01--2014-12-31, 主持
11. 延长石油集团铁路运销公司:基于自备车过轨运输组织方案优化研究——延长公司过轨运输组织方案优化设计, 2012-07-01--2014-07-31, 主持(子课题)
12.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多元化经营与物流相关技术研究——大宗货物直达运输方案组织及运力配置关键技术, 2012-06-01--2014-12-31,主持(子课题)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于多商品流模型的国铁运输网主干通道能力集中释放下流量转移问题研究,2012-01-01--2015-12-31,主持
14.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运力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企业自备车经铁路过轨运输管理体系及运输组织优化研究,2013,主持(子课题)
15. 济南铁路局:胶济客专能力分析与扩能系统, 2012, 主持
16. 铁道部科技司:动车组维修技术深化研究——动车组检修基地检修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2012, 主持
17. 校科技基金:铁路运输集结与车流中转的组合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2012,主持
18. 铁道部科技司:既有繁忙干线铁路货运组织及集疏运技术的研究,2011,主持(子课题)
19.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运输组织优化技术研究——路网中煤运通道的流量分配及优化技术研究,2010,主持
20.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运输组织优化技术研究——路网运输能力协调配置及列车编组计划网络优化技术研究,2010,主持
21. 铁道部科技司:运输组织与能力相关技术研究——大型港口后方辐射区域始发直达和空车运输组织技术研究,2009,主持
22.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广义最短路下的地级市支点网络客流量分配研究,2009,主持
23. 铁道部科技司:列车编组计划技术研究——始发直达列车与重载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匹配技术研究,2009,主持
24. 博士点基金:减少铁路空车无效运行里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2009,主持
25. 铁道部科技司:运力资源优化相关技术研究—编组计划大编组站作业分工和中远程直达的联合优化技术,2009,主持
本科生课程:运输组织学、铁路行车组织、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运筹学
研究生课程:车流组织理论与方法(硕士)、运输资源配置理论与应用(博士)
近几年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去向:
2025
邓妍汝(硕士):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段
2024
沈姚铭(博士):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韩宁轲(硕士):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吴燕志(硕士):青岛智动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江雪涛(硕士):去中南大学攻读博士
2023
张泽锡(博士):中国铁路经济规划院研究院有限公司
赵 娟(博士):中国铁路经济规划院研究院有限公司
崔明慧(硕士):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悦箐(硕士):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022
赵伊楠(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
赵小红(硕士):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2021刘 畅(硕士):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动车段
杨 帆(硕士):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左淑婷(硕士):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黄麒儒(硕士):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郭妍宇(硕士):山西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20
李兴奎(硕士):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刘俊潇(硕士):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卢 巍(硕士):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齐璐璐(硕士):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曹文斌(硕士):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杨 沐(硕士):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9
武建平(博士):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刘思琦(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
段井松(硕士):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张晶晶(硕士):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徐蕾杰(硕士):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张宇宁(硕士):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陈敬欣(硕士):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
汪 松(硕士):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2018
王家喜(博士):浙江省规划设计研究院
肖 杰(博士):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刘 畅(博士):中国铁路经济规划院研究院有限公司
孙 敏(硕士):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王胜男(硕士):中国铁路武汉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
梁 晋(硕士):曼迪匹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部分论文
[1] 林柏梁. 铁路车流理论研究综述[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5,46(03):1-18+78.
[2] 林柏梁, 李想, 王振文, 王振宇, 孟羽菲, 沈姚铭, 钟文健, 卢迪燊. 跨海轮渡运输的列车分解及舱内车组布局优化[C].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025)论文集(下册),2025:766-771.
[3] 李想, 王振宇, 钟文健, 林柏梁. 铁路快运班列开行方案与运行图协同设计方法[C].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025)论文集(下册),2025:529-534.
[4] 钟文健, 卢迪燊, 张钰菁, 王振宇, 李想, 聂磊, 林柏梁. 考虑鲁棒性的高铁乘务计划优化[C].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025)论文集(中册),2025:16-21.
[5] 王振宇, 李想, 钟文健, 林柏梁. 机车交路计划与列车编组计划综合优化研究[C].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025)论文集(上册),2025:442-450
[6] 古玉雪, 赵鹏, 杨军, 姚向明, 薛锦波, 林柏梁. 基于复杂网络的动车组检修基地选址优化 [C].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025)论文集(上册), 2025: 24-29.
[7] 牛学果, 林柏梁. 高铁动车组二级运用修优化模型研究 [C].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025)论文摘要集, 2025: 6.
[8] Lin Boliang, Wang Zhenyu, Tian Yaming, Lin Ruixi. Integrating experience management and theoretical decision-making for optimizing train service network: A case study of China railway operation[J].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 Management, 57 (2024): 101229
[9] Shen Yaoming, Jiang Xuetao, Lin Boliang. Optimizing of High-speed train Circulation Plan Considering the Number of Trainsets[C]. 2024 TRB Annual Meeting,2024:1
[10] Lin Boliang, Meng Yufei, Wang Zhenyu, Zhong Wenjian, Shen Yaoming. Collaborative optimizing of the train operation plan for high-speed and conventional trains[C]. 2024 TRB Annual Meeting,2024:1
[11] 钟文健, 王忠凯, 沈姚铭, 林柏梁. 非周期运行图下的动车组司机乘务排班计划优化[C]. 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024)论文集(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与轨道交通),2024:6.
[12] 林柏梁, 王振宇, 江雪涛, 沈姚铭. 热备动车组布局与覆盖域优化研究[C]. 2024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024)论文集(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与轨道交通),2024:5.
[13] 沈姚铭, 江雪涛, 王振宇, 任嘉轩, 马博凯, 林柏梁. 考虑差异到发站的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C]. 2024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024)论文集(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与轨道交通),2024:6.
[14] 林柏梁, 王振宇, 钟文健, 沈姚铭, 李想. 铁路空车动态调配优化[J].铁道学报,2024,46(12):22-29.
[15] Boliang LIN, Yaoming SHEN, Zhongkai WANG, Shaoquan NI, Yinan ZHAO. An iterative improvement approach for high-speed train maintenance scheduling[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23, 173: 292-312.
[16] Boliang LIN, Zhenyu WANG. Optimising railcar transfer chain via fuzzy programming and a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Operations & Logistics, 2023, 10(1): 2269076.
[17] 郭倩倩, 王振宇, 林柏梁. 离所时间限制下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研究[J]. 铁道学报, 2023, 45(11):11-19.
[18] 林柏梁, 沈姚铭, 钟文健, 王振宇, 郭倩倩. 车底数最小化的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J]. 中国铁道科学, 2023, 44(05):210-221.
[19] 武建平, 聂英杰, 林柏梁, 汤杰. 基于Pareto最优的动车组高级修轮廓计划多目标决策研究[J]. 铁道学报, 2023, 45(06):1-8.
[20] Boliang LIN, Yinan ZHAO, Jian LI, Ruixi LIN. Fuzzy programming approach for the electric multiple unit circulation planning problem using simulated annealing[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022, 2676(7):456-467.
[21] 林柏梁, 孟羽菲, 赵小红. 铁路大宗货物直达运输与牵引重量损失的平衡[J]. 铁道学报, 2022, 44(10):9-16.
[22] 林柏梁, 古玉雪, 孟羽菲, 赵伊楠. 逐级分拣与快递服务网络设计优化[J]. 物流研究, 2022, (03):64-74.
[23] 赵娟, 林柏梁, 刘畅, 侯富全. 考虑集结时间的中欧班列直达与中转运输优化模型[J]. 中国铁道科学, 2022, 43(05):157-164.
[24] 沈姚铭, 林柏梁, 薛锦波, 王忠凯, 孟羽菲. 高铁动车组长周期高级修计划优化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2, 22(04):396-407.
[25] 张泽锡, 钟文健, 林柏梁. 带时间窗的卡车编队路径优化[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2, 22(05):253-263.
[26] 林柏梁, 赵小红, 孟羽菲. 多供应商大宗整列直达列车联动发车分析研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2, 39(03):17-23.
[27] 施俊庆, 陈林武, 林柏梁, 孟国连, 夏顺娅. 基于Q学习算法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优化[J]. 中国铁道科学, 2022, 43(01):163-170.
[28] Boliang LIN, Yinan ZHAO. Synchronized optimization of EMU train assignment and second-level preventive maintenance scheduling[J].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2021, 215:107893.
[29] Boliang LIN, Yinan ZHAO, Ruixi LIN, Chang LIU. Integrating traffic routing optimization and train formation plan using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J].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2021, 93:811-830.
[30] Boliang LIN, Ruixi LIN. The black hole of logistics costs of digitizing commodity money[J]. arXiv preprint arXiv, 2021, 2103.11772.
[31] Jiaxi WANG, Yinan ZHAO, Manfred GRONALT, Boliang LIN, Jianping WU. Synchronized optimization for service scheduling, train parking and routing at high-speed rail maintenance depot[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21, 23(5):4525-4540.
[32] 林柏梁, 张泽锡, 王振宇. 综合考虑区段列车与直达列车的编组计划优化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21, 42(06):171-180.
[33] 林柏梁, 王振宇, 倪少权, 赵伊楠.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中的机车交路影响研究[J]. 铁道学报, 2021, 43(10):1-11.
[34] 林柏梁, 沈姚铭, 王忠凯, 赵伊楠, 王振宇. 带资金预算约束的动车组高级修计划优化研究[J]. 铁道学报, 2021, 43(09):1-8.
[35] 杨帆, 赵伊楠, 范丁元, 左淑婷, 刘畅, 杨沐, 倪少权, 林柏梁. 基于库存理论的铁路始发直达运输产品设计[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1, 43(02):103-109.
[36] Boliang LIN, Yinan ZHAO, Ruixi LIN, Chang LIU. Shipment path planning for rail networks considering elastic capacity[J]. 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gazine, 2020, 14(3):160-174.
[37] Boliang LIN, Yinan ZHAO, Ruixi LIN. Optimization for courier delivery service network design based on frequency delay[J].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20, 139:106144.
[38] Boliang LIN. Optimization of express train service network: under the competition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J]. arXiv preprint arXiv, 2020, 2006.11460.
[39] 武建平, 何君礼, 林柏梁, 王辉, 张旭辉, 王忠凯. 动车组高级修计划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J]. 铁道学报, 2019, 41(07):1-9.
[40] Yinan ZHAO, Boliang LIN. The multi-shipment train formation optimization problem along the ordered rail stations based on collection delay[J]. IEEE Access, 2019, 7:75935-75948.
[41] Boliang LIN, Siqi LIU, Ruixi LIN, Jiaxi WANG, Min SUN, Xiaodong WANG, Chang LIU, Jianping WU, Jie XIAO. The location-allocation model for multi-classification-yard location problem[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9, 122:283-308.
[42] Boliang LIN, Jianping WU, Ruixi LIN, Jiaxi WANG, Hui WANG, Xuhui ZHANG. Optimization of high-level preventive maintenance scheduling for high-speed trains[J].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2019, 183:261-275.
[43] 张晶晶, 林柏梁, 武建平. 摘挂列车编组计划优化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8, 27(07):40-44.
[44] Jie XIAO, Boliang LIN, Jiaxi WANG. Solving the train formation plan network problem of the single-block train and two-block train using a hybrid algorithm of genetic algorithm and tabu search[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8, 86:124-146.
[45] Jie XIAO, Joern PACHL, Boliang LIN, Jiaxi WANG. Solving the block-to-train assignment problem using the heuristic approach based on the genetic algorithm and tabu search[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18, 108:148-171.
[46] 李建, 林柏梁, 武建平. 基于里程最大化的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方法[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7, 26(07):32-36.
[47] 孙敏, 林柏梁, 彭文高, 肖杰, 王家喜.铁路高附加值货流改编链优化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7, 26(07):84-88.
[48] Boliang LIN, Chang LIU, Huijun WANG, Ruixi LIN. Modeling the railway network design problem: A novel approach to considering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17, 56:95-109.
[49] Boliang LIN, Jiaxi WANG, Huasheng WANG, Zhongkai WANG, Jian LI, Ruixi LIN, Jie XIAO, Jianping WU. Inventory-transportation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for maintenance spare parts of high-speed trains[J]. Plos one, 2017, 12(5), p.e0176961.
[50] Boliang LIN, Siqi LIU, Ruixi LIN, Jianping WU, Jiaxi WANG, Chang LIU. Modeling the 0-1 Knapsack Problem in Cargo Flow Adjustment[J]. Symmetry, 2017, 9(7), p.118.
[51] 王家喜, 林柏梁, 王忠凯, 李建. 动车所调车作业计划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6, 16(06):122-127+141.
[52] 王忠凯, 史天运, 林柏梁, 张惟皎, 李樊, 王辉. 动车组高级检修车间调度问题的优化模型及算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16, 37(06):82-89.
[53] 陈雷, 林柏梁, 温旭红, 王龙, 李建. 低碳运输下陆路运输系统货流转移及流量分配综合优化[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6(03):671-674.
[54] 王龙, 林柏梁, 马建军, 闻克宇. 铁路网瓶颈区段动态车流推算及运力资源分配优化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16, 37(03):116-123.
[55] 温旭红, 林柏梁, 陈雷. 基于树形结构的铁路车流径路优化模型[J]. 铁道学报, 2016, 38(04):1-6.
[56] 肖杰, 林柏梁, 王家喜, 刘畅, 李建.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综合优化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16, 37(02):128-136.
[57] Jiaxi WANG, Boliang LIN, Junchen JIN. Optimizing the shunting schedule of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depot using an enhanc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J].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 2016.
[58] Jian LI, Boliang LIN, Zhongkai WANG, Lei CHEN, Jiaxi WANG. A pragmatic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motor train set assignment and maintenance scheduling problem[J].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6.
[59] Jie XIAO, Boliang LIN.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of the one-block and two-block train formation plan[J]. Journal of Rail Transport Planning & Management, 2016, 6(3):218-236.
[60] 李建, 林柏梁, 田亚明, 王家喜, 陈伟建. 铁路货运直达列车运行线优化选择模型与算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06):15-20.
[61] 李建, 林柏梁, 耿令乾, 陈雷, 王家喜, 武建平. 基于交路接续的动车组运用计划优化模型与算法[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 15(05):172-177+194.
[62] 陈雷, 林柏梁, 王龙, 温旭红, 李建. 考虑碳排放的公铁两网之间货流转移[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5(05):1002-1007.
[63] 陈雷, 林柏梁, 王龙, 温旭红, 李建. 铁路网最大货运发送量和流量分配综合优化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 15(04):45-50.
[64] 王龙, 马建军, 林柏梁, 李建, 张锦, 倪少权. 全路空车动态调配及路网分界口排空流量测算方法[J]. 铁道学报, 2015, 37(06):1-9.
[65] 陈雷, 林柏梁, 王龙, 温旭红, 李建. 基于碳减排政策的多式联运运输方式选择优化模型[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03):70-75.
[66] 田亚明, 林柏梁. 既有线运能释放及机车交路延长条件下编组站改编能力配置的优化[J]. 中国铁道科学, 2015, 36(01):119-125.
[67] 王龙, 马建军, 林柏梁, 陈雷, 温旭红. 铁路网重空车流径路整体优化模型[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4, 38(06):12-18.
[68] 李建,林柏梁,彭辉, 倪少权, 王龙. 车辆改编隐性成本对编组计划优化的影响[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3, 37(06):85-90.
[69] 陈雷, 林柏梁,张锦, 王龙, 李建. 考虑库存费用的电厂煤炭铁路配送方案优化研究[J]. 铁道学报, 2013, 35(11):7-13.
[70] 王龙, 马建军, 林柏梁, 倪少权, 吕红霞. 装车地直达和技术直达及区段列车编组计划综合优化[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3, 13(05):127-133+144.
[71] 温旭红, 林柏梁, 王龙, 陈雷, 纪丽君. 基于多商品网络流理论的铁路车流分配及径路优化模型[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3, 37(03):117-121.
[72] Boliang LIN, Zhimei WANG, Lijun JI, Yaming TIAN, Guoqing ZHOU. Optimizing the freight train connection service network of a large-scale rail system[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12, 46(5):649-667.
[73] 王志美, 林柏梁, 杨富社. 车头时距服从M3分布下的支路通行能力仿真方法[J]. 中国公路学报, 2012, 25(02):127-133.
[74] 王志美, 林柏梁, 陈雷, 王龙, 温旭红, 李建. 多点列车编组计划优化模型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 2012, 33(06):108-114.
[75] 李莎, 虞楠, 林柏梁, 田亚明. 编组站布局规划与铁路车流组织联合优化双层规划模型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2, 34(10):45-51.
[76] 程维生, 林柏梁. 全路主要编组站改编负荷变化特征分析[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2, 34(03):61-64.
[77] 林柏梁, 田亚明, 王志美. 基于最远站法则的列车编组计划优化双层规划模型[J]. 中国铁道科学, 2011, 32(05):108-113.
[78] 田亚明, 林柏梁, 纪丽君. 基于多商品流和虚拟弧的铁路车流分配点-弧、弧-路模型研究[J]. 铁道学报, 2011, 33(04):7-12.
[79] Ruijun GUO, Boliang LIN. Gap acceptance at priority-controlled intersections[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11, 137(4):269-276.
[80] 纪丽君, 林柏梁, 乔国会, 王金宝. 基于多商品流模型的铁路网车流分配和径路优化模型[J]. 中国铁道科学, 2011, 32(03):107-110.
[81] 田亚明, 林柏梁. 判定技术直达去向合理性的静态条件和动态条件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11, 32(02):116-120.
[82] 田亚明, 林柏梁, 王志美. 考虑始发直达比重的编组站改编能力优化模型[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1, 11(03):65-70.
[83] 王志美, 林柏梁, 刘希元. 牵引定数不统一的港口后方腹地车流组织优化[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1, 35(03):62-67.
[84] 田亚明, 林柏梁. 中国铁路货运网编组站布局特性[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1, 35(03):46-52.
[85] 林柏梁, 纪丰民, 温旭红, 常珊. 靶点的辐射分布特征及靶蛋白识别研究[EB/OL]. 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1-03-16]. 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1103-679.
[86] 林柏梁, 纪丰民, 喻浴飞, 常珊. H1N1病毒HA蛋白与抗体相互作用分析[EB/OL]. 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1-04-02]. 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1104-58.
[87] Boliang LIN, Junwei LI, Lijun JI, Yongchang HUANG. A statistical theory to aggregation in one-dimensional freeway traffic[J]. Journal of Statistical Physics, 2010, 141:1104-1115.
[88] 郭瑞军, 林柏梁. 环形交叉口交织区车流运行特性的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0, 10(03):29-34.
[89] 林柏梁, 田亚明, 李沛恒, 王志美, 纪丽君. 技术直达列车开行的车流量下限标准判断系统设计[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0, 19(06):22-24.
[90] Junwei LI, Boliang LIN, Zhihui SUN, Xuefei GENG. An estimation model of time-varying origin-destination flows in expressway corridors based on unscented Kalman filter[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52(7):2069-2078.
[91] 纪丽君, 林柏梁, 乔国会, 田亚明. 战略装车点多点选址模型及算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9, 33(06):31-35.
[92] 邵琳, 林柏梁.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沙漠铁路环境影响评价[J]. 铁道学报, 2009, 31(05):84-89.
[93] 纪丽君, 林柏梁, 王志美. 基于物流成本的装车地车流组织优化模型研究[J]. 铁道学报, 2009, 31(02):1-6.
[94] Boliang LIN, Junwei LI, Yongchang HUANG. Train aggregation in a railway subsystem by Markov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2008, 19(03):485-493.
[95] 纪丽君, 林柏梁. 战略装车点选址模型研究[J]. 铁道学报, 2008, (05):8-11.
[96] 林柏梁, 乔国会. 基于线路能力约束下的铁路空车调配迭代算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08, (01):93-96.
[97] 范振平, 梁栋, 林柏梁, 马骁. 技术计划车种代用的重空车辆调配综合优化研究[J]. 铁道学报, 2007, (06):7-11.
[98] 范振平,梁栋,林柏梁, 马骁. 车种代用情况下的空车调配模型的改进[J]. 中国铁道科学, 2007, (06):109-112.
[99] 曹学明, 林柏梁. 基于滞留费用的空车调配优化方法[J]. 铁道学报, 2007, (04):18-22.
[100] 严贺祥, 林柏梁, 梁栋. 铁路网多项目多阶段投资规划模型[J]. 铁道学报, 2007, (03):19-24.
[101] 梁栋, 林柏梁. 铁路空车调配的多阶段策略优化模型研究[J]. 铁道学报, 2007, (01):1-6.
[102] 曹学明, 林柏梁, 刘晗, 严贺祥. 基地直达车流组织优化[J]. 铁道学报, 2007, (01):16-20.
[103] 严贺祥, 林柏梁, 郑晋荣, 张运河.单向系统与双向系统编组站的择优比对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01):124-131.
[104] 梁栋, 林柏梁. 铁路运输动态车流组织的策略优化模型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01):77-84+106.
[105] 花伟, 林柏梁. 基于可变情报板发布车流诱导信息的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6, (04):34-36.
[106] 曹学明, 林柏梁, 严贺祥. 装车地直达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J]. 铁道学报, 2006, (04):6-11.
[107] 张运河, 林柏梁, 梁栋, 高红艳. 优化多式联运问题的一种广义最短路方法研究[J]. 铁道学报, 2006, (04):22-26.
[108] 梁栋, 林柏梁. 技术站分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理论及模型研究[J]. 铁道学报, 2006, (03):1-5.
[109] 严贺祥, 林柏梁,高红艳, 梁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编组站分类研究[J]. 铁道学报, 2005, (06):105-107.
[110] 梁栋, 林柏梁, 严贺祥, 李俊卫. 车种代用情况下的铁路空车调配研究[J]. 铁道学报, 2005, (04):1-5.
[111] 花伟, 林柏梁. 考虑行车状态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J]. 物理学报, 2005, (06):2595-2599.
[112] 果鹏文, 褚江, 林柏梁. 用振荡法解大规模路网上的空车调配问题[J]. 中国铁道科学, 2002, (04):113-119.
[113] 花伟, 林柏梁. 具有反馈规则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及统计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4, (06):66-69.
[114] 高德辉, 林柏梁, 张超. 青藏铁路格拉段货物列车开行方案[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3, (02):52-53.
[115] 林柏梁, 徐忠义, 黄民, 果鹏文. 路网发展规划模型[J]. 铁道学报, 2002, (02):1-6.
[116] 林柏梁, 徐忠义, 黄民, 纪嘉伦, 果鹏文. 编组站布局规划模型[J]. 铁道学报, 2002, (03):5-8.
[117] Boliang LIN. A tree-type car route guidance models for ITS[J], In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Studies, 2002, 620-625.
[118] 纪嘉伦, 林柏梁, 李福志, 果鹏文. 用重心优化方法求解铁路网上空车调配问题[J]. 铁道学报, 2001, (03):109-113.
[119] 果鹏文, 林柏梁, 余洋. 大规模路网上空车调配的区段中心优化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01, (02):125-131.
[120] 李鹏, 吴小强, 林柏梁. 基于遗传算法的重载与非重载去向开行方案比较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 2000, (03):40-45.
[121] 林柏梁. 机车长交路条件下的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无调作业参数模型[J]. 铁道学报, 1999, (06):6-9.
[122] 林柏梁, 杨富社, 李鹏. 基于出行费用最小化的公交网络优化模型[J]. 中国公路学报, 1999, (01):81-85.
[123] 林柏梁, 胡安洲. 重空车流运行组织的协同优化理论及模型[J]. 铁道学报, 1998, (05):10-15.
[124] 林柏梁, 陈竹生. 路网编组站间重载列车去向优化分布模型[J]. 铁道学报, 1998, (02):21-26.
[125] 林柏梁, 胡安洲. 大规模铁路网上点、线运输能力协调利用的模糊整数规划方法[J]. 铁道学报, 1997, (04):10-16.
[126] 林柏梁, 朱松年, 陈竹生, 彭辉. 路网上车流径路优化的0-1规划模型及其合理径路集生成算法[J]. 铁道学报, 1997, (01):9-14.
[127] 林柏梁. 具有非线性改编费用的列车编组计划优化[J]. 铁道学报, 1996, (S1):37-42.
[128] 林柏梁. 直达与区段列车编组计划及车流径路的整体优化方法[J]. 铁道学报, 1996, (05):5-12.
[129] 林柏梁, 朱松年. 路网上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的整体优化[J]. 铁道学报, 1996, (01):1-7.
[130] 林柏梁, 朱松年, 史德耀, 何世伟.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模型[J]. 中国铁道科学, 1995, (02):108-114.
[131] 林柏梁, 朱松年. 优化编组计划的非线性0-1规划模型及模拟退火算法[J]. 铁道学报, 1994, (02):61-66.
[132] 林柏梁, 熊天文, 朱志国. 给定调车线数量条件下的列车编组方案优化[J]. 中国铁道科学, 1993, (04):23-31.
[133] 林柏梁. 0—1规划的一维搜索[J]. 西安公路学院(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4):67-76.
林柏梁 著. 高速铁路动车组错峰运用优化理论[M].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3-11
林柏梁 著. 铁路车流理论[M].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2-12
张秀媛, 刘剑峰, 陈庚, 林柏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分析[M].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01
杨浩, 林柏梁, 纪嘉伦, 韩学雷, 张超, 何世伟, 孙晚华.铁路运输组织学[M].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08
1. 林柏梁, 钟文健, 邓妍汝, 赵景涛. 基于D5QN算法的动车所检修班组调度优化软件V1.0(2025SR1070527)
2. 林柏梁, 沈姚铭. 动车组高级修能力均衡协调辅助决策日均里程测算软件V1.0(2022SR0423194)
3. 林柏梁, 李兴奎, 张泽锡, 赵伊楠. 大宗阶梯直达开行方案辅助设计原型系统V1.0(2020SRBJ0623)
4. 林柏梁, 李兴奎, 张泽锡, 赵伊楠. 非班列吸引区高附加值货物留轴运输组织模式决策系统V1.0(2020SRBJ0222)
5. 林柏梁, 张泽锡, 李兴奎. 大宗货运点到点直达产品辅助设计原型系统V1.0(2020SRBJ0221)
6. 林柏梁, 武建平, 刘思琦, 赵伊楠, 刘俊潇, 段井松, 李兴奎, 卢巍. 区域铁路网修建捷径通道分流损益评价系统V1.0(2019SRBJ0574)
7. 林柏梁, 武建平, 刘思琦, 赵伊楠, 段井松, 刘俊潇, 李兴奎, 卢巍. 基于0-1背包模型的半孔区域路网分流损益评价系统V1.0(2019SRBJ0121)
8. 林柏梁, 武建平, 刘思琦, 赵伊楠, 段井松, 李兴奎, 刘俊潇,卢巍. 单孔区域铁路网流量调整系统V1.0(2019SRBJ0120)
9. 林柏梁,武建平, 刘思琦, 王家喜, 刘畅. 铁路列流调整系统V1.0(2016SRBJ0392)
10. 林柏梁, 陈雷, 李建, 温旭红. 低碳运输下公铁两网之间货流转移方案优化设计系统V1.0(2016SRBJ0252)
11. 林柏梁, 王龙. 铁路网瓶颈区段车流动态推算系统V1.0(2014SRBJ0823)
12. 林柏梁, 王龙, 李建, 陈雷, 温旭红. 铁路空车动态调配优化系统V1.0(2014SRBJ0240)
13. 林柏梁,陈雷, 李建, 王龙, 温旭红.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动车所日常检修周计划优化编排系统V1.0(2014SRBJ0200)
14. 林柏梁,李建, 王龙, 陈雷, 温旭红, 王家喜, 刘畅. 动车组一级修调车作业计划优化调整系统V1.0(2013SRBJ0833)
15. 林柏梁, 王鹏, 田亚明, 王志美, 纪丽君.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表格计算法逐步寻优系统V1.0(2011SRBJ4799)
16. 林柏梁, 王龙, 王志美, 陈雷. 跨局列车编组计划调整网络审批系统V1.0(2011SRBJ4801)
17. 林柏梁, 田亚明, 王志美, 纪丽君, 陈雷.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路网重车流提报统计系统V1.0(2011SRBJ4800)
18. 林柏梁. 技术直达列车开行的车流量下限标准判断系统V1.0(2009SRBJ6739)
19. 林柏梁. 中国铁路网分界口列流图生成系统(2009SRBJ6761)
20. 林柏梁. 车流去向范围站名集打印系统V1.0(2006SRBJ2247)
1.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成就奖(2015)
2.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2)
1. 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二等奖,“动车组高级修能力均衡协调辅助决策关键技术研究”,第四获奖人(2025)
2. 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二等奖,“运能释放后区际通道与集疏运系统能力优化配置研究”,第三获奖人(2018)
3.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动车组高级修错峰维修计划研究”,第二获奖人(2017)
4.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既有繁忙干线铁路货运组织及集疏运技术的研究”,第二获奖人(2014)
5.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大型港口后方辐射区域始发直达和空车运输组织技术研究”,第二获奖人(2014)
6.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自备铁路车辆经国家铁路过轨运输管理办法及运输组织优化”,第五获奖人(2014)
7.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铁路网配流与负荷图谱形成技术及应用”,第一获奖人(2014)
8.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动车组检修计划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第一获奖人(2013)
9.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铁路网货流分析与网络配流系统”,第二获奖人(2012)
10.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编组计划大编组站作业分工和中远程直达的联合优化技术”,第一获奖人(2011)
1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铁路运输集结成本与压缩物流中转时间的联合优化技术” ,第一获奖人(2011)
12. 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国家铁路网列车直达与车流中转组合优化关键技术” 第一获奖人(2011)
13.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可视化的铁路网货流图、车流图、列流图和编组站负荷分布图研究”,第一获奖人(2009)
14.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太原铁路局列车编组计划图形化管理信息系统”,第二获奖人(2009)
15.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路局列车编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制”,第一获奖人(2008)
16. 济南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济南局内列车编组计划计算机编制系统”,第一获奖人(2000)
17. 铁道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模拟退火理论在优化编制编组计划中应用的研究”,第一获奖人(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