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1993年6月获北方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86年5月获北方交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1983年7月获长沙铁道学院工学学士学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群地区公共交通运营补贴方法研究(71971021),2020.1-2023.12,49万元,主持;
佛山市顺德区轨道交通局项目,肇顺南城际铁路与楚庭第二电源通道工程线路共通道建设全过程技术咨询及论证,96万元,2021.8-2022.6,主持;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标准规范研究—典型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与运行效果分析,40万元,2020.5-2021.12,主持;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项目,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土地开发模式与推进策略研究,40万元, 2020.7-2021.6,主持;
佛山市顺德区轨道交通局横向项目,新形势下的顺德区轨道交通发展战略,50万元,2019.6-2020.5,主持;
首都高端智库课题,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体系构建研究,7.5万元,2020.8-2021.6,主持;
国家铁路集团公司重大项目“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主要技术标准深化研究”子课题“长大坡道制动能力要求及对列车牵引安全性影响的评估”,40万元,2018.11-2019.10:主持;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货运增值服务研究,北京城市铁建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17.10-2018.12,49.98万元
提升长株潭城际铁路运营效果综合研究,湖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2017.5-2018.4,45万元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本科生必修课;64学时(国家精品课)
(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本科生必修课;64学时(国家精品课)
(3)市郊运输技术,本科生必修课,32学士
(4)我们身边的城市轨道交通,本科生课;16学时
(5)交通运输类专业导论,本科生必修课;16学时
(6)交通仿真技术,硕士生课程,32学时
(7)交通需求管理,硕士生课程,32学时
(8)综合运输理论,博士生学位课;32/40学时
毛保华,卢霞,黄俊生,何天健,陈海波,碳中和目标下氢能源在我国运输业中的发展路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1,21(6): 234-243.
Yanqiang Yang, Baohua Mao, Min Wang. Research on Freight Train Operation Control Simulation on Long Steep Downhill Lines[J]. ASCE-ASME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in Engineering Systems, Part A: Civil Engineering. 2021, 7(3).
Zhujun Li, Amer Shalaby, Matthew Roorda, Baohua Mao*, Urban rail service design for collaborative passenger and freight transport,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147 (2021) 102205:1-23.
王敏,毛保华*,杨彦强,史芮嘉,王瑜琼,考虑均衡性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负荷水平评估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1,21(2): 98-104
王庆云, 毛保华*. 科技进步对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影响[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0, 20(6): 1-8.
Chen Yao, Mao Baohua*, Bai Yun, Li Zhujun, Tang Jimeng. A computation method on time-dependent accessibility of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s for the last service[J]. Transport. 2020, 35(1): 26-36.
毛保华,高自友,柏赟等著,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组织理论与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年7月(总50.2万字).
毛保华编著,“一带一路”与交通运输,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4月(总41万字)。
Mao Baohua and Xu Qi, Railway Accidents, in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port in Asia by Zhang Junyi and Cheng-Min Feng, Routledge, 2018, pp94-122.
毛保华,柏赟,陈绍宽,梁肖等著,综合交通系统的节能减排技术与政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
毛保华主编,刘海东、丁勇副主编,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年。
2008年: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V1.0,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8SRBJ0332;证书编号:软著登字第BJ10638号。
2008年:铁路信号机布局系统V1.0,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8SRBJ0377;证书编号:软著登字第BJ10683号。
2008年:铁路列车运行调整系统V1.0,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8SRBJ0323;证书编号:软著登字第BJ10629号。
2008年:轨道交通运行图快速编制软件V1.0,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8SRBJ0360;证书编号:软著登字第BJ10666号。
2008年:客运专线列车运行组织仿真系统V1.0,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8SRBJ0316;证书编号:软著登字第BJ10622号。
2008年:铁路运行图组件系统V1.0,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8SRBJ0351;证书编号:软著登字第BJ10657号。
2008年:简易TCPIP套接字编程软件V1.0,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8SRBJ0386;证书编号:软著登字第BJ10692号。
2006年:“内燃机车节能操纵系统软件(V1.0)”获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6SRBJ2997;证书编号:软著登字第BJ6803号。
2004年:“城市列车运行计算系统V2.0”,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4 SR09953;证书编号:软著登字第028354号。
2021年,“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理论与技术”研究生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获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
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课程获评“首批北京交通大学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18年,“交通特色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2,2011年基于行为的城市交通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数值计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五获奖人;
2011,轨道交通节能技术,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一获奖人;
2011,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0,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科研团队,成员:毛保华,张星臣,贾顺平,彭宏勤,刘海东,杜鹏,王保山,陈绍宽,刘智丽,徐彬,冯雪松,丁勇,刘爽,柏赟,王伶俐,陈军华。
2010, 第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第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名单的通知(京教函〔2010〕296号)》.
2009,城市轨道交通系列课程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2008,《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毛保华、陈旭梅、徐彬、陈绍宽、刘海东)
2008,《交通规划》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2008年北京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邵春福、毛保华、袁振洲、谷远利、魏丽英)
2011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智瑾奖教金“优秀青年教师”奖;
2007年12月“城市交通拥堵的形成机理与疏解方法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四;(No. 2007市-2-001-04,2008年12月颁发)
2007年9月“青藏铁路运营模式与运输组织特殊性研究与应用”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8);(No. 2007-186-2-R08,2007年9月颁发)
2006年获茅以升铁道科技奖;
2006年北京市优秀教师;
2005年北京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005年: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宽口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
2003年:城市与市郊列车运行仿真与评价系统研究,中国铁道学会三等奖(主持);
1998年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
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
1995年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集体):陇海-兰新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1995年北京市社会科学一等奖(集体)。
交通运输部“交通智库观察”特约观察员;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学报编委会副主席,主编;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9)委员;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航海学会集装箱运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编委;
“交通信息与安全”编委;
“综合运输”编委;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编委;
“都市快轨交通”编委;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工学版)”编委;